一、系統建成後,可實現下列功能:
(1)、系統軟件應用網絡技術,各職能工作人員通過客戶端軟件,經用戶名和密碼認證後登錄相應級别管理系統,進行相關操作與管理。
(2)、實現對管線壓力、流量信息的實時接收與動态顯示,并對數據進行分析、存儲、預警與管理;
(3)、實現對測點設備設施情況、維護情況規範化建檔管理;
(4)、堅持先進實用、穩定可靠、簡單易用的設計原則,考慮擴展性、兼容性和開放性,方便系統擴展升級、以及與調度系統、其他相關平台系統實現數據共享服務。
(5)、實時控制閥門開關,調節閥門開關等操作。
二、 系統設計要求
1、調度中心設置在調度室,實時接收管網測點壓力、流量信息,通過屏幕進行動态顯示與異常預警提示以及聲音警示,系統自動對監測信息、報警信息、操作信息進行記錄、圖表報表分析與管理。
2、系統對監測數據提供方便的查詢功能,并能以圖表、報表等形式對監測的數據進行基本統計分析。
3、系統配備獨立服務器,所有監測數據彙入獨立的數據庫系統,并能實現通過公共網絡與其他辦公場地數據交換等功能。
4、在重要管網節點建立監測和控制點,對流量、壓力進行實時在線監測,實現額定範圍值設定與超标主動報警功能,并可以實時對其進行控制閥門操作。
4.1 考慮到系統安裝與維護管理方便,壓力點與流量壓力點系統終端設計統一按流量、壓力接入設計,測點類型通過監控中心軟件設計進行類型區分。
4.2 考慮到監測點對數據時效性的要求,現場終端設備通過GPRS無線網絡與調度中心通信。
4.3 現場具備市電供電條件、終端可安裝于地面上的測點,終端配置防雷抗幹擾模塊,采用市電供電。在不具備市電供電條件的地方,蓄電池作為電源,内部核心采集通信設備采用低功耗測控終端,設備24小時連續在線,控制器上有電池檢測方案,保障在外部斷電情況下,終端可并上報欠電信息,并可持續工作采集壓力信息,保障系統的穩定性。
4.4 對于終端需安裝在地面下井内的測點,選擇微功耗自供電測控終端,外殼防護等級達IP68以上,短期浸泡不影響設備運行,工作模式采用定時采集上報設計。
4.5 遠程無線控制閥,以安全電壓供電,對其進行遠程開/關閥操作,也可以對其進行調節開啟度操作。
5、安裝位置要求,管網(供熱、供水、燃氣、石油)多以地下安裝為主,一般為便于維護都會在管道對應位置留出檢修管井,對于實際使用條件和環境的不同,管井之間的距離也有所不同。管網監控系統終端設備(超聲波流量計、壓力變送器、遠程控制閥)設計中安裝在管井内,具體安裝距離以實際情況為主,若管井間無分支管道情況,設備最佳安裝距離控制在1公裡以内(即管井之間安裝設備距離)。
三、 總體方案設計
針對客戶系統建設目标,結合我公司的産品特點及技術優勢,提出如下建議方案。系統采用GPRS方式通訊,通過公網專線組網,借助移動公司GPRS網絡平台傳輸數據,隻要有GPRS信号的地方就可以進行無線傳輸。
在調度中心配置服務器,申請Internet網絡上的固定IP,安裝監測系統軟件,如果單位沒有Internet網絡上的固定IP,我公司可以代為安放管理。在各管網監測點安裝監測終端,内部配置一張開通GPRS數據業務和SMS短消息業務功能的SIM卡,通過無線網絡将各監測點情況傳輸至調度中心,并通過系統軟件顯示出來,實現遠程監測,為調度工作提供數據依據。
系統主要有四部分組成:
1、調度中心(數據管理中心):包括中心硬件配置及軟件系統
2、通信平台:移動GPRS網絡、Internet網絡
2.1、調度中心、各職能部門之間數據通信在公司局域網内完成;
2.2、管網測點與調度中心之間采用GPRS或短信無線通信。
3、供電系統
設備用電主要以采集器和閥門為主,考慮到設備耗電率低,再配置不間斷低耗太陽能供電系統,此系統中設備可持續、穩定使用,降低維護成本。
4、管網監測控制終端
考慮到系統的後期維護及産品的通用性,流量、壓力監測點統一安裝管網監測終端和控制終端設備,支持同時采集流量和壓力,通過調度中心(數據管理中心)軟件設置來顯示需要的測點流量或壓力數據并及時控制。
5、壓力變送器、超聲波流量計、遠程控制閥和數據采集器。
圖1 管網監控系統組成
設備具體參數列表:
閥門口徑 |
DN50-DN600 |
電源電壓 |
DC 24V |
防護級别 |
IP68 |
調節功能 |
有 |
手動結構 |
有 |
指示器 |
有 |
幹燥器 |
有 |
環境溫度 |
(-20-+70)℃ |
閥門類型 |
蝶閥/球閥 |
工作壓力 |
1.6Mpa |
閥體材質 |
球墨鑄鐵(閥闆電鍍) |
密封材質 |
EPDM 軟密封 |
連接方式 |
法蘭連接 |
介質 |
水/熱 |
介質溫度 |
3-100℃ |